文章摘要:氣體滅火系統常見的錯誤操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一、設計與設置錯誤疏散通道及出口設置不當:氣體防護區內的疏散通道及出口未設置應急照明與疏散指示標志,這違反了《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》的相關規定。儲瓶間設置不規范:儲瓶間內未設置應急照明,也未設置良好的通風條件,特別是地...
氣體滅火系統常見的錯誤操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一、設計與設置錯誤
疏散通道及出口設置不當:氣體防護區內的疏散通道及出口未設置應急照明與疏散指示標志,這違反了《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》的相關規定。
儲瓶間設置不規范:儲瓶間內未設置應急照明,也未設置良好的通風條件,特別是地下儲瓶間未設機械排風裝置。
標志牌缺失:防護區門口未設置氣體滅火系統名稱的標志牌,以及手動控制裝置的安全警示標志。
滅火系統裝置位置不當:熱氣溶膠滅火系統裝置與其他物品的距離太近,不符合規范要求的安全距離。
未配置空氣呼吸器:設有氣體滅火系統的場所未配置空氣呼吸器,這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危及操作人員的安全。
二、操作與控制錯誤
誤操作手動控制裝置:操作人員未經過專業培訓,不熟悉氣體滅火系統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項,可能導致誤操作手動控制裝置,如誤按啟動或停止按鈕。
未按規定時間啟動系統:在火災發生時,操作人員未能在規定時間內啟動氣體滅火系統,導致火災蔓延。
未切斷氣源:在啟動釋放某些氣體(如二氧化碳)之前或同時,未切斷可燃、助燃氣體的氣源,這可能引發更大的火災風險。
系統未進行保護接地:氣體滅火控制器或壁掛消防電源裝置等設備未進行保護接地,可能導致設備損壞或人員觸電。
三、維護與保養錯誤
未定期檢查系統:操作人員未按照規程定期檢查氣體滅火系統,導致系統組件損壞、滅火劑泄漏等問題未能及時發現。
維護保養不當:在維護保養過程中,未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操作,如更換滅火劑時未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滅火劑,或未按照規定進行充裝。
未及時更換損壞部件:發現系統組件損壞或異常時,未及時更換或維修,導致系統無法正常運行。
四、其他錯誤
泄壓口設置不當:泄壓口未設置或設置不當,導致在滅火劑釋放過程中無法及時排出部分氣體,造成防護區破壞。
噴頭安裝錯誤:噴頭安裝位置不當或孔徑選擇錯誤,影響滅火劑的噴放效果。
為了避免這些錯誤操作,操作人員應經過專業培訓并取得相應資格證書,熟悉氣體滅火系統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項。同時,應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對系統進行設計、設置、操作、維護和保養。在火災發生時,應迅速準確地啟動氣體滅火系統,確保人員安全和設備安全。
免責聲明: 本網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、排版、編輯,是出于傳遞信息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,我們會盡快處理。本文關鍵詞:氣體滅火系統|柜式氣體滅火系統|七氟丙烷|七氟丙烷滅火裝置 標題:氣體滅火系統有哪些常見的錯誤操作呢 地址: http://www.acaiwu.com/news-hy/1557.html